2018年10月2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全國流行性感冒防控方案(試行)》,對今冬明春流感防控工作做了安排。也就是說,2018秋冬季,防控流感開始了!流感高發季來襲,我們該怎么辦?
2017年的冬季流感從11月開始進入高發期,持續了三個月,原國家衛計委于2018年1月發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將中藥連花清瘟膠囊等具有確鑿基礎及臨床實驗依據的藥物列為流感防治推薦用藥,對流感病毒展開全面阻擊,遏制了病毒傳播蔓延。
今秋未雨綢繆,方案中指出“對臨床診斷為重癥流感的患者,要按照《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盡早給予抗流感病毒治療。”,“在流感醫療救治中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辨證論治,應用中醫藥技術方法開展預防和治療工作,努力提高臨床療效。”
看到這里,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想起《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中對家人因受涼“感冒”發展為肺炎,碾轉多家醫院治療,花費巨大,不足一月離世的記錄引發一波焦慮和恐慌。其實流感不可怕,要命的是并發癥。有5種人群患流感后要引起高度重視,60歲以上老年人、5歲以下的嬰幼兒、孕婦、肥胖人群和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包括心腦血管疾病、肝病等),這類人群機體免疫力差,傳染流感后容易發生肺炎等并發癥,且易病情纏綿。對于大部分人而言,只要踐行有效的防治措施,用藥正確、及時,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很多人在遇到流感時,誤以為服用阿莫西林、西力欣等抗生素就可以起到防治作用,還認為這樣“好得快”。其實,抗生素的治療對象是細菌,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抗生素不僅不會起到治療作用,還會引發多種毒副反應,如增強病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殺滅有益菌群,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等。
治療流感的根本是抑制殺滅流感病毒,西藥治甲型H1N1流感選用金剛烷胺、金剛乙胺或奧司他韋,中藥宜選用國家衛計委《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版)》中推薦的連花清瘟膠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州醫學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科研機構實驗也證實,連花清瘟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對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H1N1、H3N2、H5N1、H9N2、SARS等多種病毒均有抑制拮抗作用。循證醫學研究也證實連花清瘟抗甲流H1N1病毒的效果與奧司他韋無差異,且退熱及緩解咳嗽、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癥狀優于奧司他韋。
另外,日常生活中還應遵循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將流感的發病風險降至最低。流感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染,因此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遮住口鼻,避免觸摸眼、鼻或口;出現癥狀后及早就醫用藥等。